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推動鄉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引領工作,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7月13日至22日,合肥學院學生會、南艷青年新媒體中心以及學生社團聯合會聯合組建“強國有我,用愛播種”支教隊伍赴廬江縣凌安村,開展為期10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功入選2021年全國1000支“圓夢工程”助力鄉村學校少年宮“七彩假期”志愿服務團隊。
為了給小朋友們帶去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七彩暑假,志愿者們開設了自我認知課、能力突破課、音樂鑒賞課、黨史學習課、科學實驗課,精心編寫詳細的教案和課件,準備豐富的教具教材,包括科學實驗包、卡紙、彩筆、粘土等等。
在黨史學習課上,志愿者們給小朋友們播放了電影《英雄王二小》片段,引導他們向機智勇敢、堅忍不拔的小英雄學習。志愿者們還借助PPT演示,講述發生在南京、廣州、延安、上海、長沙、重慶等城市的紅色故事,培養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精神。7月19日,志愿者們在新時代文明大講堂組織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主題講座,主講人為凌安村抗美援越退伍老兵王遺長。“我名字叫王遺長,今年85歲,1956年工作,1960年8月從黃屯小學入伍,加入的是海軍航空兵,也就是海軍中的空軍……”棄文從軍,舍家為國,這是王遺長的愛國主義情懷。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開展讓小朋友們在重溫歷史的過程中感受到老兵們的愛國情懷與堅定信仰,引導他們了解到今天的和平幸福來之不易。
在能力突破課上,志愿者們組織小朋友參觀了凌安村村史館,鼓勵小朋友代表扮演小記者,給大家作講解。此外,志愿者們還組織小朋友們開展了折紙、粘土、繪制班徽等活動及“成長的手印”“風吹入洞”特色小游戲,小朋友們在活動中盡情發揮想象力,繪制出活潑生動的作品,培養了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在科學實驗課上,志愿者給同學們科普科學知識,講解科學原理。通過播放視頻《牛頓和萬有引力的故事》讓小朋友們感受兩塊磁鐵距離改變后吸引力的變化,鼓勵他們積極發表感想、總結原理。此外,志愿者還組織小朋友們開展組裝火災報警器的小競賽,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識。
本次“七彩假期”志愿服務活動,激發了凌安村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和目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也讓每位志愿者在實踐中認識自己、鍛煉自己,服務社會、提高素質,磨練意志,奉獻愛心,提高了志愿者之間的組織協調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精神。
志愿于心,奉獻于行,志愿者們深刻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這一志愿精神,圍繞“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展現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守護每一朵祖國之花。
(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