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報會由陶登松書記主持。會上,教育部高教司綜合處李智處長就“質量工程”的相關情況進行了簡單介紹。他指出,教育部“質量工程” 以提高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推進改革和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為手段、按照“分類指導、鼓勵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則,已順利開展了4年,相關高校也取得了顯著成績。李智表示,合肥學院在特色專業的設置、精品課程的研發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方面形成典型案例,教育部調研組特此前來調研,希望通過媒體之“口”,向外界展示合肥學院的辦學特色和辦學經驗,從而也為“質量工程”的總結提供豐富內容。
隨后,蔡敬民院長向調研組詳細匯報了合肥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暨質量工程建設情況。他首先向調研組介紹了合肥學院的校情校史以及辦學現狀,指出合肥學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誕生、開放中成長、創新中發展”的地方性本科院校。
蔡敬民指出,按照安徽省教育廳“科學定位,分類指導,多元辦學,特色發展”的指導原則,合肥學院借鑒德國應用科學大學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依照“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 的辦學定位,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學科建設為支撐,以質量工程為抓手,利用學院與德國、韓國的合作平臺,積極服務地方。蔡敬民還指出,我院積極建設“質量工程”項目,逐步建成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深入研究實踐模塊化教學方式,并與合肥師范學院、巢湖學院等12所省內本科高校成立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以聯盟合作為平臺,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專業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聯盟單位的深度交流;以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為主線,積極推進“一改三建”;以質量工程項目為紐帶,促進聯盟高校的整體推進。在示范帶動作用下,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蔡敬民說道,通過“質量工程”建設,合肥學院辦學特色更加鮮明,對外開放更加深入,校地合作更加緊密,服務社會能力逐步增強,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辦學聲譽不斷提升。
教育部調研組一行在陶書記、蔡院長和陳院長的陪同下,參觀了合肥學院擊劍訓練館,了解體育俱樂部教學改革開展情況;隨后前往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系實驗室參觀了第二課堂活動開展情況和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和各類省級競賽獲獎作品陳列室,并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了解了該系科技創新活動開展情況。實驗室負責人生動的介紹和學生們出色的成績給調研組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