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與會展學院赴廣德市柏墊鎮開展社會實踐
6月29日至7月6日,旅游與會展學院“擎畫三色柏墊,博悟紅旅之路”社會實踐團隊赴廣德市柏墊鎮開展了為期八天的實踐調研活動,該團隊為2023年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發展成就觀察團”重點團隊。
活動前期,團隊成員充分組織、精心策劃,對廣德市柏墊鎮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了解,確定實踐主題、內容、名稱,明確隊員組別的分配等相關情況。實踐過程中,團隊以“村委會/相關負責人-個體/居民”為主線展開調研,從紅色教育、經濟發展、綠色發展、文化、旅游業態等五個角度開展調研工作。
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英雄去矣意徘徊,敢有雷霆動地哀”,英烈山紀念館講述了英雄為祖國航空事業奮斗不息的一生,展出了中國國防的發展歷程。團隊成員攀登英烈山,重溫英雄故事,深切追思長眠在青山翠竹間的英烈們。月克沖紀念館內大量的工業遺址、壁畫、文字資料讓大家感受到先輩們“艱苦奮斗、開拓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團隊成員現場采訪游客,在交談互動中共憶往昔崢嶸歲月,增強愛國之情,深刻領悟革命精神內涵。
經濟蓬勃發展 推進文明建設
團隊參觀了“一地六縣”產業合作區廣德展示中心,了解到近年來廣德做強主導產業、培育綠色產業、發展新興產業,進一步轉化產業優勢,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同時積極搶抓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機遇,聚力招商引資,夯實平臺載體,不斷優化環境,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成員們還來到廣德市青年之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地觀摩,詳細了解當地幫扶青年成長發展、開展就業創業培訓等綜合性公益服務情況。
聚焦綠色生態 踐行“兩山”理念
團隊成員向茅田山游客及居民發放問卷,了解廣德市吸引游客的原因。通過采訪當地相關負責人龔書記、陳書記,成員們了解到茅田村基本情況以及后續關于生態旅游的建設規劃,認識到該市認真踐行“兩山”理論,始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隨后學生們走訪了東亭鄉老街、大溪塢驛站的竹海和茶園,全面領略廣德風貌,親身感受廣德市的“綠色”資源魅力。
弘揚“憂樂精神” 領略非遺魅力
實踐團隊前往劉福橋大劉村參觀范仲淹紀念館,領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內涵。隨后,成員們通過采訪林氏腐乳第四代傳人林海,了解他將梨山豆腐乳打造成梨山村“一村一品”鄉村旅游產品的制作工藝;采訪西塢馬燈傳承人胡新,了解他保護和傳承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塢村西塢馬燈的方式方法;在小筑?非遺工坊,近距離了解國家級非遺明德竹扇和省級非遺唐氏竹編的制造過程,現場體驗手工制作、非遺研學,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文旅創新融合 繪就美好畫卷
團隊成員實地考察歡溪原自然公社、太極洞景區、君泰山莊、雨燕谷民宿,對來訪游客及民宿老板進行采訪,詢問他們對特色旅游項目的體驗感受及民宿運營發展前景。成員們在數據整理中體會到將文旅、農旅多元融合,建設“精品民宿+旅游”、“休閑養生+旅游”、“自然觀光+旅游”等特色旅游項目,培育豐富的鄉村旅游業態的積極意義。
隨著合肥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和合肥學院旅游與會展學院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的“校地共建”授牌儀式落幕,本次實踐活動圓滿完成。
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應該積極走出象牙塔,了解國情、服務社會。在本次“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旅游與會展學院團隊成員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有效提升了理論運用于實際的能力,培養了團隊合作、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啟發師生進一步思考如何打造富有吸引力的精品旅游線路,以促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旅游與會展學院 團委)